TCL科技发力印刷OLED 助力中国OLED驶入快车道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1696天前
|
522 次浏览
|
分享到:
尽管中韩两国在OLED面板领域里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随着技术换代和产能爆发,中国面板厂商已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苗头。近日,韩国媒体Business Korea发表文章认为,伴随着中国OLED面板产线在近两年内的集中投产,韩国面板厂商的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挤压。文章指出,目前中韩两国企业产能分别占全球OLED市场的31%和67%,预计中国将在2024年实现反超,并占据全球50%的OLED市场份额。
尽管中韩两国在OLED面板领域里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随着技术换代和产能爆发,中国面板厂商已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苗头。近日,韩国媒体Business Korea发表文章认为,伴随着中国OLED面板产线在近两年内的集中投产,韩国面板厂商的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挤压。文章指出,目前中韩两国企业产能分别占全球OLED市场的31%和67%,预计中国将在2024年实现反超,并占据全球50%的OLED市场份额。
国内的研究机构认为这个时间点可能会更早。中投产业研究院在近日发布的一份行业研究报告中认为,到2022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包括LGD广州产线)OLED总产能将达到1900万平方米/年,全球占比达到58%。另一边,华西证券也在其研报中指出,如果TCL华星能够在2023年完成印刷OLED产品点亮,则意味着中国半导体显示行业打破了韩厂在OLED领域里的技术垄断。
未来两年或将成为“收获之年”
2014年,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组织新型平板显示和宽带网络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表明OLED行业已被视为未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通知下发后随即在各地方引起一阵“OLED投资热”。据统计,2014-2019年全国OLED产线投资额达到4374亿元。
然而,由于半导体显示行业“重资产、长周期、高技术”的特点,如此集中的巨额投资并没有在短时间内换来产能的大幅提升,截止至2018年,中国大陆OLED产能仅占全球市场的7%,整个国内OLED面板市场产值仅为130亿美元,由于技术落后和产品良率较低等原因,产品也难以与韩厂竞品相竞争。
不过,随着各厂商完成技术整改和产能爬坡,以及新产能的陆续投产,中国OLED产能有望在未来两年内进入快速释放期。目前,中国大陆共有13条OLED产线实现量产。其中,京东方拥有3条OLED产线,各条产线均以实现满产状态,总产能超过200K/月,OLED产能位列中国大陆第一。天马、和辉光电和维信诺共有8条产线,不过由于这8条产线规模较小,其设计产能也普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TCL华星,尽管在大尺寸LCD领域里,TCL华星的产能始终维持在业内前二的水平,但在小尺寸AMOLED领域,TCL华星却走着“小而精”的高端化路线,凭借一条OLED产线成为了小米、摩托罗拉等品牌的旗舰机型的头部供应商之一,其技术创新能力也一直领跑于行业。
除了以上产线外,明年中国大陆还将有8条产线投产,其中既包括京东方这样的OLED大厂,也包括湖南群显这样的“新晋玩家”,这8条产线的总产能将突破300K/月,如果投产顺利的话,到2022年底,这8条产线将实现满产运行。
此外,部分厂商也开始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开始扩产,TCL华星表示旗下t4产线二期、三期设备正按计划陆续搬入,按计划明年将实现满产运行,京东方也计划投资22.7亿元用于成都B7产线的扩产工作。
与此同时,面对国内终端市场对OLED面板“只增不减”的需求,面板厂商也没有放停投资OLED产线的脚步。